散热铝板

散热铝板

  • 宽度:
  • 厚度:
  • 接单能力:
  • 服务特色:
  • 应用领域:

产品介绍

  散热铝板是以铝合金为基材制成的板材,具有高导热性、轻质、抗腐蚀性强、易加工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通信、航空航天、汽车、家电等领域。

  一、散热铝板的核心特性

  高导热性

  铝的导热系数约为226W/(m·K),虽略低于铜(412W/(m·K)),但价格仅为铜的1/3,且通过合金化(如添加铜、镁、硅等元素)可进一步提升导热性能。例如,6061铝合金的导热系数可达180W/(m·K),满足大多数散热需求。

  应用场景:LED灯具散热基板、CPU散热器、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等。

  轻质高强

  铝的密度为2.71g/cm³,仅为钢的1/3,有助于降低设备整体重量。例如,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采用铝制散热板后,重量可减轻30%-50%,提升续航能力。

  典型材料:5052铝合金(密度2.68g/cm³,抗拉强度230-290MPa)常用于制造轻量化散热器。

  抗腐蚀性强

 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铝膜(厚度约2-5nm),可有效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氧化。经阳极氧化处理后,耐腐蚀性进一步提升,适用于潮湿或化学腐蚀环境。

  案例:海洋工程设备中,6063铝合金散热板经阳极氧化后,在盐雾环境中可稳定运行10年以上。

  易加工性

  铝板可通过轧制、挤压、冲压等工艺制成复杂形状,满足定制化需求。例如,铲齿散热器通过刀具直接从基板上铲起翅片,翅片高度可达50mm以上,显著增加散热面积。

  成本优势:铝挤压工艺成本仅为铜加工的1/5,且材料利用率高达90%以上。

27.jpg

22.jpg

  二、散热铝板的分类与选型

  按材质分类

  纯铝板(如1060、1100):导热性好(226W/(m·K)),但强度低(抗拉强度约69MPa),适用于低应力散热场景,如LED灯具基板。

  铝合金板(如3003、6061、6063):通过合金化提升强度和耐腐蚀性。例如,6061铝合金抗拉强度达310MPa,适用于汽车散热器、工业控制设备等高强度需求场景。

  按工艺分类

  一体成型散热器:散热齿与基板为一体,无接触热阻,散热效率高。例如,铝挤散热器齿高与齿厚比可达20:1,适用于细密散热齿设计。

  非一体成型散热器:散热齿与基板分别加工后组装,如折叠齿散热器,翅片可做到0.1mm超薄,但存在接触热阻,需通过焊接或过盈配合优化。

  三、散热铝板的典型应用场景

  电子领域

  CPU散热器:采用6061铝合金,通过铝挤工艺制成鳍片式散热器,配合热管技术,可满足Intel i9处理器250W功耗的散热需求。

  动力电池散热: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采用口琴管式铝制散热板,通过液冷循环将电池温度控制在20-40℃,延长电池寿命30%以上。

  通信领域

  5G基站散热:采用高导热6063铝合金散热板,结合微通道液冷技术,将基站功耗密度从100W/L提升至500W/L,满足5G设备高密度集成需求。

  航空航天领域

  卫星热控系统:采用轻量化5052铝合金散热板,通过表面镀金处理提升红外辐射效率,确保卫星在-180℃至150℃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。

12.jpg

4.jpg

  四、散热铝板的未来发展趋势

  高导热材料创新

  开发铝基复合材料(如铝碳化硅Al/SiC),导热系数可达400W/(m·K),接近铜的性能,同时重量减轻40%,适用于5G基站、高铁牵引变流器等高端场景。

  结构轻量化设计

  采用拓扑优化技术设计散热板内部流道,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同时,材料用量减少20%-30%。例如,特斯拉Model 3电池包散热板通过拓扑优化,重量减轻15kg。

  智能化散热集成

  嵌入温度传感器和相变材料(PCM),实现散热系统的自适应调节。例如,华为AI服务器散热板集成石蜡基PCM,在CPU温度超过85℃时自动熔化吸热,降低峰值温度10℃以上。

产品实拍

技术参数

产品用途